新華網成都1月11日電(吳曉)1月7日至11日,“深度貧困縣知識產權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成都舉行。本次培訓班由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主辦、成都理工大學承辦,旨在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促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能動作用。高校在服務地方經濟、助力脫貧攻堅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認為,高校助力脫貧攻堅重在扶智。
劉清友接受新華網采訪。新華網曹鵬攝
“打贏脫貧攻堅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眲⑶逵驯硎?,本次培訓是學校以服務地方經濟、助力脫貧攻堅為己任,發揮教育扶貧優勢,著力于為深度貧困縣培育人才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成都理工大學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決策部署,舉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切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包h組織結對共建”“四好村建設”“雙百雙夢”活動等各項舉措讓學校黨建扶貧、教育扶貧、智力扶貧、產業扶貧相互銜接、精準發力,成功打造出了一張獨特而亮麗的“成理扶貧”名片。
“國家非常重視教育和科技,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與教育和科技密切相關。高校在助力地方經濟發展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認為,扶貧首先要扶智,扶智首先要抓教育,高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劉清友認為,不少貧困地區有著優秀的資源稟賦,而高校有“智”的優勢,有專家資源,也有豐富的專業。從成都理工大學來看,有地質資源、地質災害、油氣資源與核技術,還有旅游規劃與管理等專業,都可以和地方經濟建設融合在一起。學校里具備實驗的設備條件和科普基地,可以讓貧困地區的學生、干部來成都理工大學培訓學習,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有利于他們回去以后指導扶貧攻堅。同時,高校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在貧困地區落地轉化,帶來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