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申請受理期項目的評審結果,華南理工大學共獲批各類項目269項,較去年同期增長13%;直接經費1.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直接經費數排名全國第19。其中,學校獲批重點項目12項,創歷史新高,排名全國第12位。
此外,在本次公布的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名單中,學校電子與信息學院潘詠梅,環境與能源學院楊成浩,醫學院杜金志、張譯月4位教授成功入選。至此,學校國家優青人數增至32人。
近年來,華南理工大學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工作,積極發揮中央高??蒲袠I務費的培育作用,并在人才引進與培養、科研平臺建設、科研機制創新等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營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環境。同時,學校通過舉辦專場申報動員會、人才重點類項目交流會、鼓勵學院聘請專家輔導等方式提升申請書撰寫質量。學?;A研究能力的穩步提升,為學?!半p一流”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圖文/科技處)
附: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簡介
潘詠梅,女,1982年出生,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天線理論與技術。已發表SCI期刊論文7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論文30余篇;論文被Google學術引用超過1500次;授權美國專利4件、中國發明專利1件;曾獲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入選廣東省杰青、廣東省特支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
楊成浩,男,1981年出生,博士,教授。主要從事鋰(鈉)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器件的應用基礎研究。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和Energ. Environ. Sci.等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論文10篇,論文共被他引3700余次,h因子為32。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和南方電網等支持的科研項目10余項,獲中國/美國授權發明專利11項。入選廣東省杰青和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團隊核心成員等。
杜金志,男,1983年出生,博導、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生物醫用高分子、納米藥物載體、腫瘤免疫治療等領域的研究。近年來,在Acc Chem Res、PNAS、JACS、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Nano Lett等雜志發表SCI論文40余篇,他引近3500次。6篇通訊/第一作者論文入選ESI高被引,單篇最高他引近600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入選廣東省杰青、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張譯月,女,1981年出生,博士,教授。主要從事血液發育調控與疾病的研究。在Blood、Leukemia、Development、Haematologica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8篇(其中以通訊/第一作者17篇),他引952次。申請專利5項(已授權2項)。擔任中國生理學會血液生理分會委員,中國動物學會斑馬魚分會委員。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及面上項目5項,獲得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基金資助,入選廣東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